菜单

岁月留痕 大地印记丨我的家乡长炼

CC
2025年08月24日
272 阅读
0 评论
随笔

AI 文章摘要 智能生成

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“深挖洞、广积粮、备战备荒”的战略背景下,国家于三线地区设立了一批军民融合的军工企业,这些工厂多建于偏远山区,形成独特的“村庄里的都市”景象。

地图上消失的坐标
1965年的春天,岳阳临湘,忠防镇丁家畈,群山巍峨,草木葱茏。一队地质队员走进一座大山。他们用油布包着图纸,在野兽出没的山坳里画下红圈——这里将成为代号"6501工程"的新家。当时哪有工程机械?三千建设者用背篓运砖瓦,在深山老林里凿出一座座厂房。工地上"备战备荒为人民"标语仍清晰可见。
7057bfb587fedc9a5dbe26aac38b29da.jpeg
家属区的苏式红砖房,是工人们用搪瓷缸子量着水泥,在晨曦未露时就着煤油灯的光,一砖一瓦搭建出来的。
59fbb09ad0a4ea35a6efd15a43774b95.jpeg

山沟里的"小上海"
别看工厂藏在大山里,这里可别有洞天。学校、商场、医院、图书馆、科技馆、影剧院、体育馆一应俱全,宛若一座微缩城市。
8a31e3b00427977953ce3856e4aba04b.jpeg
工人们白天在工厂上班
063570ed7da7fd8c3473dd935c92dabd.jpeg
晚上或去夜校学习,或去广场歌舞。
376470ca6f0b805a0b50538c5bb96410.jpeg
a88b5730429e6285948a6b37627f4acc.jpeg
子弟们在学校也井井有条的听着老教授的讲课。
93e391837ba068e45ed41ce482e0d5b7.jpeg

永不褪色的齿轮
如今火车的轰鸣消失了,厂区成了工业记忆。这里每一台沉默的机器都是活着的纪念碑。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冰冷的金属,更是父辈们用茧子与焊花共同锻造的精神图腾,那关于征服大山的豪迈,关于从无到有的创造,关于把不可能碾成铁屑的骄傲——这些比钨钢更坚硬的记忆,正在新时代的淬火中重新发亮。
69edb01e9b4951740dbbfebf634cc79d.jpeg
3b9a3333d7d15150b42bca5b7f76ec41.jpeg

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我的家乡参观。
百科: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
LOCAL202205271508000045132802710.jpg

岁月留痕 大地印记丨我的家乡长炼

创作者:CC
当前文章累计共 492 字,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快来抢沙发吧!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,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支持 Markdown 语法

欢迎访客

您尚未登录

搜索